校纪委
 网站首页  信息公开  综合资讯  法规制度  警钟长鸣  廉政要闻  廉洁教育  信访举报  相关文档 
 
廉洁教育
 理论研究 
 勤廉典型 
 历史钩沉 
 视频热点 
 答疑解惑 
 
当前位置: 网站首页>>廉洁教育>>理论研究>>正文

【建党95周年·纪律】一口米缸,见证铁的纪律

2016-06-24 来源: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 

1927年9月24日,秋收起义部队工农革命军在向井冈山转移途中,几经辗转来到了莲花县坊楼乡的甘家村。这天早上,太阳刚爬上山坡,就听见村头有人大喊:“哎——乡亲们,外面又来兵了,赶快往山里躲!”

村民们一听说外头又来兵了,慌忙收拾了一些衣物,拖家带口,急急忙忙地往深山里逃命,工农革命军进村时一个老乡也找不到。这时,部队已经断粮,炊事班长接到上级命令,要炊事班尽快在村子里找点吃的来,好歹给疲惫不堪的战士们填填肚子。炊事班接到命令后立即分头在村子里寻找食物。他们走在村里,周围寂静得出奇,连个人影都没寻着,更别提有什么食物了。就在大家一筹莫展之际,突然听见村子西头传来了一位炊事员兴奋的叫喊声,“班长,快来呀,我找到粮食了,找到啦!”战士们循声赶去,原来在一间简单破陋的矮房墙角里,发现了一个古铜色的大米缸,缸里装着大半缸白花花的大米。

战士们非常高兴,“班长,赶紧拿回去做饭吧。上千双眼睛都在巴巴地望着锅里呢。”

“可是,这拿回去会违反纪律呀!”班长犹豫不决。但一想到那些瘦得皮包骨头的战友们,又不免心酸起来,“好,听大家的,但这是最后一次,绝不能有第二次。”

约莫过了半个小时,炊事班把一大锅香喷喷的白米饭煮好了。看着战士们吃得津津有味,炊事班长的心里乐开了花。然而,当毛泽东得知战士们拿了老乡家的米做饭之后,把炊事班长叫去狠狠地批评了一顿,并且责令部队要照价赔偿。因为没有那么多银元,加上主人当时不在家,不好付钱,工农革命军就留下了一封感谢信,并卷好一床棉絮放在米缸里用来抵米钱。

这家的主人是一位叫陈娇枝的年轻妇女。工农革命军抵达甘家村时,陈娇枝正要分娩,来不及躲上山,只好躲在又破又黑的柴房里。陈娇枝的丈夫也躲起来,但并没有躲远,他惦记着家中的妻子。当部队一离开村子,他就回到了家里,看到米缸里放着一床棉絮,缸里原本剩下的米不见了,但有张纸条,上边写着,“对不起,我们刚到你家找不到人,把你们的米拿去吃了。给一床棉絮作为补偿,请收下。”

从此,这口米缸成了陈家的传家宝。解放后,陈家翻了身,添了新家具,唯独这口米缸没有舍得换。几十年过去了,缸裂了个缝,陈娇枝用桐油掺石灰补了补还继续用。后来,她把这口米缸捐赠给了井冈山革命博物馆。人民子弟兵自觉遵守群众纪律,不拿群众一针一线的动人故事,在甘家村也世代流传下来。(江西省吉安市纪委)

上一条:党史中的纪律:"三大纪律八项注意"是怎样形成和发展的 下一条:【建党95周年·学党章】纪检干部“两学一做”之歌

关闭

 
 
 

版权所有:CopyRight@ 陇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  纪委监察专员办公室     地址:甘肃省陇南市成县陇南路34号 邮编:742500

陇ICP备16000659   
甘公网安备 62122102000303号